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估与空间格局分异

被引:139
作者
方创琳
马海涛
王振波
李广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综合评估; 空间分异特征; 建设格局;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创新型城市是开展创新活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地,是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因而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当前,中国已进入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但创新型城市建设尚处初级阶段,尚未完成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战略质变,与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城市还有很大差距。本文以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综合评估对象,采用自主构建的中国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估体系和开发的中国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估监测系统软件,从自主创新、产业创新、人居环境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四大方面对中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现状做了综合评估,分析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认为,中国城市综合创新水平偏低,建设创新型国家难度大,87.8%的城市综合创新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综合创新水平与城市经济发达水平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城市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自主创新水平、产业创新水平、人居环境创新水平和体制机制创新水平呈现出与城市综合创新水平一致的空间分异规律。到2020年争取将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建成4大全球创新型城市,成为全球创新中心;把南京、苏州、厦门、杭州、无锡、西安、武汉、沈阳、大连、天津、长沙、青岛、成都、长春、合肥、重庆共16个城市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国家创新中心,形成由4个全球创新型城市、16个国家创新型城市、30个区域创新型城市、55个地区创新型城市和182个创新发展型城市组成的国家城市创新网络空间格局,进而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459 / 47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Z].郑京平 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   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评估与瓶颈分析 [J].
方创琳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 (05) :90-97
[3]   全球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马海涛 ;
方创琳 ;
王少剑 .
城市规划学刊, 2013, (01) :69-77
[4]   创新型城市发展道路——美国典型城市转型经验和启示 [J].
钱维 .
改革与开放, 2011, (04) :16-19
[5]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J].
侯仁勇 ;
杨道云 ;
陈红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 (17) :141-143
[6]   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报告 [J].
创新城市评价课题组 ;
何平 .
统计研究, 2009, 26 (08) :3-9
[7]   上海离创新型城市有多远——兼评《上海市科教兴市统计指标体系》 [J].
陈勇鸣 .
党政论坛, 2007, (01) :37-39
[8]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胡锦涛.人民出版社.2012,
[9]  
中国城镇产业布局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M].方创琳; 等著.科学出版社.2011,
[10]  
创新型国家建设报告.[M].詹正茂; 熊思敏;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