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高企、风险集聚与体制变革——对发展型政府的反思与超越

被引:90
作者
张晓晶
刘学良
王佳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宏观经济稳定课题组
关键词
宏观杠杆率; 债务风险; 发展型政府; 体制变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F812.5 [国家公债、债券、外债];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20203 ;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债务的形成机制,指出体制性因素是债务高企的根本原因。这一体制性因素可概括为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的发展责任与软预算约束、金融机构的体制性偏好以及中央政府的最后兜底。文章通过引入国企与政府补贴的BGG模型,刻画了中国债务形成的体制性原因。计量模型分析也发现:导致宏观杠杆率攀升的因素中,体制因素更为根本;在较低收入阶段,公共部门债务特别是政府债务对增长的不利作用较小,但在高收入阶段,以政府和国企体现的公共部门杠杆率对增长和效率的负面作用明显增强。这表明,随着中国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通过政府干预实现经济赶超的传统发展模式亟待转型。就本文的主旨而言,这意味着:需要破除政府兜底幻觉,强化国企与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确立信贷资源配置的竞争中立原则,完善退出机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总之,要超越发展型政府,使之成为"有限的"、服务型政府。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1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税收负担、财政补贴与企业杠杆率 [J].
李建军 ;
张书瑶 .
财政研究, 2018, (05) :86-98
[2]   扭曲、赶超与可持续增长——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审视 [J].
张晓晶 ;
李成 ;
李育 .
经济研究, 2018, 53 (01) :4-20
[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政府隐性担保与企业杠杆率分化 [J].
纪洋 ;
王旭 ;
谭语嫣 ;
黄益平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2) :449-470
[4]   预算软约束、融资溢价与杠杆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微观机理与经济效应研究 [J].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
周学东 ;
李宏瑾 ;
李康 ;
苏乃芳 .
经济研究, 2017, 52 (10) :53-66
[5]   杠杆率结构、水平和金融稳定--理论分析框架和中国经验 [J].
纪敏 ;
严宝玉 ;
李宏瑾 .
金融研究, 2017, (02) :11-25
[6]   中国省际资本存量与资本回报率 [J].
贾润崧 ;
张四灿 .
统计研究, 2014, 31 (11) :35-42
[7]   信贷集中与扩张、软预算约束竞争和银行系统性风险 [J].
江曙霞 ;
罗杰 ;
黄君慈 .
金融研究, 2006, (04) :40-48
[8]   中国财政风险的制度特征:“风险大锅饭” [J].
刘尚希 .
管理世界, 2004, (05) :39-44+49
[9]  
货币、利率与资产价格[D]. 仝冰.北京大学. 2010
[10]  
刚性泡沫[M]. 中信出版社 , 朱宁,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