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率结构、水平和金融稳定--理论分析框架和中国经验

被引:242
作者
纪敏
严宝玉
李宏瑾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2]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关键词
杠杆率; 经济增长; 金融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在对宏微观杠杆率内涵及其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别通过MM定理的微观视角和增长方式的宏观视角,对中国杠杆率的结构和水平的经济学机理及其与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微观杠杆率与宏观杠杆率的差异,主要反映了资本收益率变化,与经济周期阶段密切相关。微观分析表明,信息和交易成本、税收负担和预算软约束激励机制等差异,与不同企业杠杆率的差异密切相关;宏观分析表明,高储蓄支撑的投资导向增长模式,决定了中国总体上较高水平的杠杆率。本文提出,一方面应合理把握去杠杆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进程,避免过快压缩信贷和投资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和"债务-通缩"风险,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杠杆率上升过快而引发的资产泡沫。政府宜减少直接的资源配置,创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白重恩 ;
张琼 .
世界经济, 2014, 37 (10) :3-30
[2]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扬, 2015
[3]   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and the flight to quality [J].
Bernanke, B ;
Gertler, M ;
Gilchrist, S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6, 78 (01) :1-15
[4]  
中国市场化八年进程报告 .2 王小鲁,余静文,樊纲. 财经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