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金融中心体系识别

被引:26
作者
程婧瑶
樊杰
陈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金融地理学; 金融中心体系; 信息腹地; 重力模型;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3.002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4 ; 0701 ; 070104 ; 1201 ;
摘要
金融中心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金融中心识别是金融中心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沿袭金融地理学的分析脉络,从"信息"的角度解释金融中心的形成与演化机制,探究金融中心与信息腹地的关系,以及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对不同类型金融中心的影响。引入"重力模型",将空间要素纳入到金融中心体系识别框架中,对我国金融中心体系进行识别。通过模拟全国、省域两大尺度城市空间金融联系,确定金融中心及其腹地范围,识别并划分我国南、北两大区域金融中心体系,最终得到区域金融中心4个,省域金融中心27个。通过对两大区域体系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南部体系在金融规模、腹地范围、体系结构、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都优于北部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Thrift,N.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the Case of the City of London. Money,Power and Space . 1994
[2]  
Porteous,D.J.The Geography of Finance:SpatialDimensions of Intermediary Behavior. . 1995
[3]  
Kindleberger CP.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 A Study in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 . 1974
[4]  
Sang-Rim Choi,Adrian E. Tschoegl,Chwo-Ming Yu.  Banks and the world’s major financial centers, 1970–1980[J].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 1986 (1)
[5]   基于互相关函数的分形城市引力模型——对Reilly-Converse引力模型的修正与发展 [J].
陈彦光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74-77
[6]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划分与构建 [J].
孙剑 ;
苗建军 .
现代经济探讨, 2006, (02) :80-83
[7]   金融与区域发展国际研究进展及启示 [J].
彭宝玉 ;
李小建 .
经济地理, 2010, 30 (01) :75-79+92
[8]   全球金融中心的百年竞争:决定金融中心成败的因素及中国金融中心的崛起 [J].
赵晓斌 .
世界地理研究, 2010, 19 (02) :1-11
[9]  
O’ Brien,R.Global Financial Integration: the End of Geography. . 1992
[10]   金融中心和金融中心体系识别方法 [J].
程婧瑶 ;
陈东 ;
樊杰 .
经济地理, 2007, (06) :892-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