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推迟婚姻吗?——理论与经验证据

被引:8
作者
江涛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未婚人口比例; 婚姻推迟; 搜寻匹配;
D O I
10.19361/j.er.2013.02.007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D669.1 [恋爱、家庭、婚姻];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试图从搜寻匹配的视角,解释婚姻推迟现象。从经济学角度看,未婚人口比例上升,实际上是个体在婚姻市场搜寻匹配过程受阻。模型引申含义表明:在男性异质、女性同质的条件下,男性平均差距扩大,使女性未婚人口比例上升,但男性未婚人口比例下降;在女性异质、男性同质的条件下,女性平均差距上升,导致男性未婚人口比例下降,而女性未婚人口比例上升。使用1995-2009年中国省级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处理内生性后,本文发现,人均收入差距扩大是女性未婚人口比例上升的重要原因。城乡收入差距、工资差距分别与女性未婚人口比例显著正相关,但与男性比例显著负相关。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缩小收入差距是遏制婚姻推迟现象的必经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省际城乡收入差距的来源贡献度分析 [J].
左义河 .
经济问题, 2012, (01) :27-30+109
[2]   我国行业工资性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J].
曹永栋 .
经济纵横, 2012, (01) :40-45
[3]   内生家庭谈判力与婚姻匹配 [J].
沈新凤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4) :1235-1250
[4]   中国初婚年龄性别匹配模型及其应用 [J].
陈正伟 .
统计与决策, 2010, (03) :4-8
[5]   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演变及其原因:1990—2005 [J].
陈斌开 ;
杨依山 ;
许伟 .
经济研究, 2009, 44 (12) :30-42
[6]   性别比失衡引发违法犯罪问题研究 [J].
王顺安 ;
孙江辉 .
河北学刊, 2009, 29 (02) :174-179
[7]   转型期的中国农村人口高彩礼婚姻——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J].
魏国学 ;
熊启泉 ;
谢玲红 .
中国人口科学, 2008, (04) :30-36+95
[8]   中国婚姻挤压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J].
郭显超 .
西北人口, 2008, (01) :72-76
[10]   中国婚姻挤压研究与前景展望 [J].
陈友华 ;
米勒·乌尔里希 .
人口研究, 2002, (03) :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