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演变及其原因:1990—2005

被引:115
作者
陈斌开 [1 ]
杨依山 [2 ]
许伟 [3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3]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劳动收入差距; Heckman两步法; 夏普里值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最近发展起来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结合Heckman两步法,定量考察了1990—2005年间性别、教育、地区和经验等因素对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及其演变的贡献。研究发现:(1)选择性偏误对于研究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容忽视;(2)地区差异对劳动收入差距的贡献趋于上升;(3)教育的贡献总体上趋于增大;(4)经验的贡献持续下降。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所有制结构变迁、工资制度改革等制度性因素,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快速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是1990—2005年间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所有制结构变迁与中国城镇劳动收入差距演变——基于“估计-校准”的方法 [J].
陈斌开 ;
许伟 .
南方经济, 2009, (03) :9-20
[2]   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 [J].
胡鞍钢 ;
赵黎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11-119
[3]   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考察 [J].
邢春冰 .
经济研究, 2005, (06) :16-26
[4]   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 [J].
李实 ;
魏众 ;
丁赛 .
经济研究, 2005, (06) :4-15
[5]   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 [J].
万广华 ;
陆铭 ;
陈钊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3) :17-26+205
[6]   解释中国农村区域间的收入不平等:一种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方法 [J].
万广华 .
经济研究, 2004, (08) :117-127
[7]   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解读中国城镇就业增长 [J].
蔡昉 ;
王美艳 .
经济学动态, 2004, (02) :24-28
[8]   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 [J].
李实 ;
丁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6) :58-72+206
[9]   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 [J].
林毅夫 ;
刘明兴 .
世界经济, 2003, (08) :3-14+80
[10]   中国城镇职工实物收入下降的原因分析 [J].
赵耀辉 ;
李实 .
经济学(季刊), 2002, (02) :575-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