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相互作用的中国乡村复兴研究

被引:47
作者
李智 [1 ,2 ]
张小林 [1 ,2 ]
陈媛 [1 ,2 ]
李红波 [1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乡村复兴; 美丽乡村; 城乡相互作用; 内涵; 机理; 模式;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06.020
中图分类号
K901.8 [聚落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首先对城乡相互作用概念进行解析,揭示出要素、城乡联系与空间是其概念核心。同时这三者也是乡村地域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又是乡村复兴研究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在这种逻辑关系的指引下,揭示出转型期中国乡村复兴在要素、动力、路径、发展理念及指导理论等方面具有新的内涵特征,并探索了乡村复兴机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国乡村复兴的四种模式:资源置换型、经济依赖型、中间通道型、城乡融合型,并分别总结其所对应的乡村复兴策略。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认识城乡相互作用、探索乡村复兴模式以及完善乡村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西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进展 [J].
王华 ;
陈烈 .
经济地理, 2006, (03) :463-468
[22]   城乡相互作用与生态经济交错区形成模式研究 [J].
张安录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0, (03) :1-4
[23]   乡村经济功能分类的初步研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 [J].
姚建衢 .
自然资源学报, 1993, (03) :21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