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特征及类型识别——以辽宁省78个区县为例

被引:100
作者
徐凯
房艳刚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乡村地域功能; 交互作用; 类型识别; 发展对策; 辽宁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具有国家粮食基地和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功能与特征的辽宁省为例,通过构建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rcGIS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居住生活和生态保障四类功能的空间格局特征,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定量分析功能间交互作用,识别各区县优势功能类型,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从省域层面看,乡村地域功能空间格局的空间差异性和空间集聚特征显著;(2)根据乡村地域功能间的相关关系和功能间的互动实际,得出各功能间的交互作用类型,从而为功能调控提供指导;(3)基于功能状态和功能间的交互作用,将辽宁省78个区县划分为8种乡村地域功能类型,并根据类型提出科学谋划辽宁乡村未来发展的初步建议,为促进乡村转型与城乡统筹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82 / 49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评价及地域分异特征研究 [J].
谭雪兰 ;
于思远 ;
陈婉铃 ;
欧阳巧玲 ;
贺艳华 ;
周国华 .
地理科学, 2017, 37 (08) :1203-1210
[2]   中国“三生空间”分类评价与时空格局分析 [J].
刘继来 ;
刘彦随 ;
李裕瑞 .
地理学报, 2017, 72 (07) :1290-1304
[3]   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实现程度及变化趋势--以北京为例 [J].
刘玉 ;
冯健 .
地理研究, 2017, 36 (04) :673-683
[4]   论乡村重构 [J].
龙花楼 ;
屠爽爽 .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563-576
[5]   基于BP模型和Ward法的北京市平谷区乡村地域功能评价与分区 [J].
唐林楠 ;
刘玉 ;
潘瑜春 ;
任艳敏 .
地理科学, 2016, 36 (10) :1514-1521
[6]   多功能视角下的山区乡村空间功能分异特征及类型划分 [J].
洪惠坤 ;
谢德体 ;
郭莉滨 ;
胡蓉 ;
廖和平 .
生态学报, 2017, 37 (07) :2415-2427
[7]   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视角下的黄土高原乡村转型发展——以长武县洪家镇为例 [J].
王子侨 ;
石翠萍 ;
蒋维 ;
杨新军 .
地理研究, 2016, 35 (08) :1510-1524
[8]   1935-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 [J].
杨强 ;
李丽 ;
王运动 ;
王心源 ;
陆应诚 .
地理研究, 2016, 35 (08) :1547-1560
[9]   基于熵值法和Dagum基尼系数分解的乡村空间功能时空演变分析 [J].
洪惠坤 ;
廖和平 ;
李涛 ;
杨俊 ;
谢德体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10) :240-248
[10]   北京市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分异研究 [J].
唐林楠 ;
潘瑜春 ;
刘玉 ;
唐秀美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02) :30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