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模型和Ward法的北京市平谷区乡村地域功能评价与分区

被引:52
作者
唐林楠
刘玉
潘瑜春
任艳敏
机构
[1]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乡村地域功能; 评价; BP模型; Ward法; 平谷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10.008
中图分类号
TP183 [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20202 ;
摘要
构建乡村地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借助BP神经网络模型揭示平谷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分异特征;运用Ward法划分功能区,服务于平谷区乡村转型发展和功能区布局。结果表明:1在多项功能综合作用下,平谷区基本形成了"平原地区生产功能较强、镇中心及周边村域生活功能明显、山地区以生态功能为主"的功能分布格局。2基于评价结果和空间属性,平谷区划分为西部平原生产区、东部山地生态生产区、中部平原城市生活区、中部近郊平原生活区、东部丘陵生态生活区和北部山地生态区。其中,西部平原生产区、中部平原城市生活区、北部山地生态区是平谷三生空间功能发展的优势区域,分布相对集中。按照"强功能重优化、中等功能重提升、弱功能重改善"的原则提升乡村地域功能,促进地区均衡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514 / 152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微尺度分析——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的实证 [J].
张佰林 ;
张凤荣 ;
周建 ;
曲衍波 .
地理科学, 2015, 35 (10) :1272-1279
[2]   基于NDVI的秦岭山地植被遥感物候及其与气温的响应关系——以陕西境内为例 [J].
马新萍 ;
白红英 ;
贺映娜 ;
秦进 .
地理科学, 2015, 35 (12) :1616-1621
[3]   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李平星 ;
陈诚 ;
陈江龙 .
地理科学, 2015, 35 (07) :845-851
[4]   BP神经网络和SVM在矿山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J].
李东 ;
周可法 ;
孙卫东 ;
王金林 ;
于浩 ;
刘慧 .
干旱区地理, 2015, 38 (01) :128-134
[5]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及空间结构评价方法——以燕沟流域为例 [J].
党丽娟 ;
徐勇 ;
高雅 .
水土保持研究, 2014, 21 (05) :193-197+203
[6]   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 [J].
李平星 ;
陈雯 ;
孙伟 .
地理学报, 2014, 69 (06) :797-807
[7]   参与式村域发展综合诊断的技术方法与实证应用 [J].
李裕瑞 ;
刘彦随 ;
龙花楼 ;
王丽娟 .
地理研究, 2014, 33 (02) :372-384
[8]   中国城乡转型背景下农业综合区划研究——以106国道沿线典型样带区为例 [J].
鲁莎莎 ;
刘彦随 ;
关兴良 .
地理科学, 2013, 33 (08) :909-917
[9]   基于多源数据的四川省GDP公里格网化研究 [J].
熊俊楠 ;
韦方强 ;
苏鹏程 ;
江玉红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3, (02) :317-327
[10]   地域功能识别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J].
陈小良 ;
樊杰 ;
孙威 ;
陶岸君 ;
梁育填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3, 29 (02) :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