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转型过程中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47
作者
王强
伍世代
李婷婷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工业生产; 能源消费; 碳排放; 时空特征;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1.01.013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就近30 a来中国工业经济转型过程中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关联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是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与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子;工业碳排放总量增长快速,但工业碳排放密集度持续降低;工业部门中制造业碳排放量最大,平均约占工业部门碳排放总量的60%,降低传统制造业能源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推动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和地方行动响应的关键环节;地区工业能源高消费地区集中分布于中国环渤海地区,能源较高消费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中部地区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中等消费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西部地区,而能源低消费地区集中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中国区域工业碳排放总量除受到本地工业能源消费量的直接影响外,还受到各地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较高碳排放地区空间布局趋于"孤岛"分布格局,低碳排放地区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编;林贤郁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   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变动关联特征及其Tapio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工业经济转型的分析 [J].
王强 ;
伍世代 ;
李婷婷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04) :17-22
[3]   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能源强度研究 [J].
贺灿飞 ;
王俊松 .
地理科学, 2009, 29 (04) :461-469
[5]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研究 [J].
王群伟 ;
周德群 .
系统工程, 2008, (07) :74-80
[6]   应对国际CO2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 [J].
刘燕华 ;
葛全胜 ;
何凡能 ;
程邦波 .
地理学报, 2008, (07) :675-682
[7]   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 [J].
于全辉 ;
孟卫东 .
系统工程 , 2008, (06) :68-72
[8]   我国各省区碳排放量状况及减排对策研究 [J].
王铮 ;
朱永彬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02) :109-115
[9]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空间面板分析 [J].
王火根 ;
沈利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2) :98-107+149
[10]   中国的经济结构、增长速度与能源效率 [J].
史丹 .
国际石油经济, 2007, (07) :7-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