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适用探微

被引:43
作者
喻海松
机构
[1]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关键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司法适用; 具体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当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呈高发多发态势,社会危害日益突出。新近发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适用标准在宏观层面上已经实现统一,因此对微观层面的具体适用问题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刑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为基础,从"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行为方式的认定、相关犯罪的界分、信息数量的计算等方面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具体司法适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数据信息法律保护模式思考.[J].来小鹏;.中国审判.2017, 03
[2]  
法律应如何保护个人信息.[J].高富平;.中国审判.2017, 03
[3]   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超个人法益属性 [J].
曲新久 .
人民检察, 2015, (11) :5-9
[4]   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问题研究 [J].
赵秉志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 (01) :117-127
[5]   手机定位属于刑法中的公民个人信息 [J].
姜金良 ;
袁海鸿 .
人民司法, 2013, (16) :81-83+1
[6]  
刑法的扩张.[M].喻海松.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
[7]  
司法研究与指导.[M].张军; 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
[8]  
刑法修正案(七)专题研究.[M].赵秉志;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