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与空间分异

被引:100
作者
李志刚 [1 ]
刘晔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
关键词
新移民; 社会网络; 社会空间; 广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伴随日益加速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备受关注。通过对广州8个城中村的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本文对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网络进行研究,分析移民聚居区与其社会网络的关系。研究表明,新移民的社会网络表现为成分多样化、关系现代化和空间分散化等3大特征;新移民积极利用聚居区外的社会关系寻求发展机会;移民聚居区的分异度正逐步降低,中国城市内部二元分异的空间格局正逐渐被打破。但是,移民与城市居民的社会隔阂并未完全扭转,新移民并没有融入到本地社区,基于地缘、血缘的"差序格局"仍是他们界定网络成员身份的重要准则。此外,迁移历史和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移民社会空间重构的主导因素。未来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空间融合将表现为一个渐进而持续的历史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85 / 79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的认识 [J].
王春光 .
人口研究, 2010, 34 (02) :31-34+55
[2]   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 [J].
袁媛 ;
吴缚龙 ;
许学强 .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753-763
[3]   中关村高校周边居住区社会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J].
冯健 ;
王永海 .
地理研究, 2008, (05) :1003-1016
[4]   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 [J].
李志刚 ;
薛德升 ;
Michael Lyons ;
Alison Brown .
地理学报, 2008, (02) :207-218
[5]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6, (05) :107-122+244
[6]   北京流动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区域差异 [J].
鲁奇 ;
吴佩林 ;
鲁礼新 ;
王国霞 .
地理学报, 2005, (05) :851-862
[7]   “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 [J].
魏立华 ;
闫小培 .
城市规划, 2005, (07) :9-13+56
[8]   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 [J].
王毅杰 ;
童星 .
社会学研究, 2004, (02) :42-48
[9]   城市交通干线发展对少数民族社区演变的影响——以北京马甸回族社区为例 [J].
周尚意 ;
朱立艾 ;
王雯菲 ;
范芝芬 .
北京社会科学, 2002, (04) :33-39+50
[10]   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 [J].
朱传耿 ;
顾朝林 ;
马荣华 ;
甄峰 ;
张伟 .
地理学报, 2001, (05) :548-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