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性条件下政策过程决策模型如何更好解释中国经验?——基于“源流要素+中介变量”检验的多源流模型优化研究

被引:42
作者
杨志军
机构
[1]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模糊性; 政策过程; 决策模型; 要素嵌入; 新多源流模型;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180830.003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作为一项比较公共政策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基于中国经验优化多源流模型有助于更好解释模糊性条件下的政策制定活动。通过文献梳理确立"要素嵌入"新思路作为优化路径,采用基于多案例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和基于深度调研的个案分析方法,分别验证要素嵌入源流的适配性以及由此建立的新多源流模型中中介变量的科学性。按照布尔代数运行的最简化原则,以源流成熟度作为标准进行二分编码,政策理念、政策形象和政策精英三个要素作为解释变量,问题、政策和政治三个源流作为结果变量,研究表明要素嵌入源流的适配性完全成立。通过详细调研G大学N校区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现,在G大学水改议程建立过程中,焦点事件、政策活动家和关键个人三个中介变量推动具有要素属性和生命信仰的主导性源流生成,牵引其它源流交汇,从而开启政策之窗,建立政策议程,实现政策变迁。经过"源流要素+中介变量"检验后的新多源流模型,为破解决策模糊性提供了满意的方案,对中国政策过程更有解释力。未来需要提高案例选择的精准性,把议程开启能力作为新多源流模型应用的主要标准;从中介变量出发增强新多源流模型对中国经验的解释力,要高度重视"关键个人"作用,同时网络民粹主义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1+151 +15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   在模糊与清晰之间——国家治理的信息逻辑 [J].
韩志明 .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03) :25-30
[3]  
德尔菲神谕:模糊性、制度和多源流[J]. 尼古拉斯·扎哈里尔迪斯,杨志军,欧阳文忠.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   “多源流理论”视阈下网络社会政策议程设置现代化——以出租车改革为例 [J].
魏淑艳 ;
孙峰 .
公共管理学报, 2016, 13 (02) :1-13+152
[5]   政治流为中心的层次性多源流框架及应用研究——以上海自贸区设立过程为例 [J].
朱朝霞 ;
陈琪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 (06) :68-76
[6]   我国邻避效应的解读: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的研究 [J].
马奔 ;
李继朋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5, 16 (05) :41-51
[7]   政策冲突中地方政府的选择策略及其效应 [J].
任鹏 .
公共管理学报, 2015, 12 (01) :34-45+154
[8]   央企集团管控架构的演进:战略决定、制度引致还是路径依赖?——一项定性比较分析(QCA)尝试 [J].
王凤彬 ;
江鸿 ;
王璁 .
管理世界, 2014, (12) :92-114+187
[9]   中国决策情境下的多源流模型及其优化研究 [J].
文宏 ;
崔铁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 16 (05) :12-19
[10]   中国城市摊贩监管缘何稳定于模糊性治理——基于“新多源流模型”的机制性解释 [J].
孙志建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5) :28-43+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