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邻避效应的解读: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的研究

被引:31
作者
马奔 [1 ]
李继朋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邻避效应; 定性比较分析法; 条件; 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43 [公共秩序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当前我国邻避效应事件频发,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法(QCA)对我国邻避效应产生的原因发现:风险感知与恐惧心理,信任缺失*政府应对失当*谣言传播的条件组合是其产生的必要条件;针对不同类型的邻避效应而言,风险感知与恐惧心理是污染类邻避效应和污名化与心理不悦类邻避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谣言以及风险感知与恐惧心理*信任缺失是风险集聚类邻避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我国邻避效应的化解需要针对这些条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邻避型社会稳定风险中风险认知的预测作用及其调控——以核电站为例 [J].
谭爽 ;
胡象明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66 (05) :75-81
[2]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 [J].
陶鹏 ;
童星 .
南京社会科学, 2010, (08) :63-68
[3]   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J].
黄荣贵 ;
桂勇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5) :29-56+243
[4]  
The Role of Social Distrust in Risk-Benefit Analysis: A Study of the Siting of a Hazardous Waste Disposal Facility[J] . Peter A. Groothuis,Gail Miller.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 1997 (3)
[5]   UNDERSTANDING AND OVERCOMING THE NIMBY SYNDROME [J].
DEAR, M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92, 58 (03) :28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