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风险在银行间的传染路径研究——基于持有共同资产网络模型

被引:89
作者
方意
郑子文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持有共同资产网络; 系统重要性传染路径; 风险生成银行;
D O I
10.16475/j.cnki.1006-1029.2016.06.006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将系统重要性银行、系统脆弱性银行及传染风险等指标有机结合,提出并度量了系统重要性传染路径指标。系统重要性传染路径以风险生成银行为起点,以风险承受银行为终点,从微观机构角度刻画了系统性风险在风险生成银行与风险承受银行之间的传染,兼具深入理解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机制及直接面向金融监管实践的优点。本文通过实证发现,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系统性风险和各家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程度均与规模因素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风险生成银行往往是那些遭受外生冲击较大、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承受银行则通常是遭受外生冲击较小、且与风险生成银行持有资产结构类似(高度关联性)的系统重要性银行。本文对系统重要性传染路径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进一步论证了上述结论,并通过敏感性分析论证了多轮传染和资产价格相关性等改进的必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冲击下的银行风险承担分析 [J].
方意 .
世界经济, 2015, 38 (07) :73-98
[2]   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度量 [J].
白雪梅 ;
石大龙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6) :75-85
[3]   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动态特征及系统重要性银行甄别——基于CCA与DAG相结合的分析 [J].
范小云 ;
方意 ;
王道平 .
金融研究, 2013, (11) :82-95
[4]   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问题 [J].
方意 ;
赵胜民 ;
谢晓闻 .
管理世界, 2012, (11) :9-19+56+187
[5]   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测度与监管——基于边际风险贡献与杠杆率的研究 [J].
范小云 ;
王道平 ;
方意 .
南开经济研究, 2011, (04) :3-20
[6]   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 [J].
周小川 .
金融研究, 2011, (01) :1-14
[7]   我国商业银行在房地产热潮中的两难选择 [J].
谢百三 ;
王巍 .
国际金融研究, 2005, (03) :52-58
[8]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 2015
[9]  
Vulnerable banks[J] . Robin Greenwood,Augustin Landier,David Thesmar.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14
[10]  
Complexity, concentration and contagion[J] . Prasanna Gai,Andrew Haldane,Sujit Kapadia.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 201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