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体现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被引:4
作者
朱子云 [1 ]
朱土兴 [2 ]
机构
[1] 中国工商银行丽水分行
[2] 丽水学院
关键词
效率体现式技术进步; 生产技术质量; 生产技术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技术进步的效用结果和完整体现。本文引入效率体现式技术进步概念,以资本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综合指数来体现总体技术进步水平,构建经济增长中资本规模、劳动力规模和总体技术进步三因素贡献的分解模型,并利用中国1980—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期间的技术进步贡献及其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源于资本规模增长,劳动力投入规模贡献不大,技术进步贡献不小。技术进步贡献主要源于生产技术质量和生产技术效率,产业间劳动力构成和其他管理技术进步贡献微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估算 [J].
华冬芳 ;
李智勇 .
商业时代, 2011, (28) :4-5
[3]   中国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估计 [J].
孙克 .
经济科学, 2011, (03) :33-45
[4]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81—2007) [J].
宋冬林 ;
王林辉 ;
董直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2) :91-106+222
[5]   要素产出弹性与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J].
辛永容 ;
陈圻 ;
肖俊哲 .
管理科学, 2009, (01) :113-120
[6]   我国总量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贡献率 [J].
曹吉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1) :37-46
[7]   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 [J].
徐瑛 ;
陈秀山 ;
刘凤良 .
经济研究, 2006, (08) :93-103+128
[8]   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J].
赵志耘 ;
刘晓路 ;
吕冰洋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06) :5-11
[10]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