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发展森林碳汇贸易实证研究

被引:12
作者
伍楠林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森林碳汇; 贸易潜力; 生物量碳汇; 全部碳汇;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1.07.003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与平衡中具有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最主要的林区,巨大的"碳汇"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也蓄藏着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本文运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依据黑龙江省《关于加强林业强省建设的决定》中确立的目标,分别计算了黑龙江省2010年和2020年的森林生物量碳汇贸易潜力和森林全部碳汇贸易潜力。计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森林碳汇贸易潜力巨大。与此同时,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为了使黑龙江省的森林碳汇贸易潜力得以更好地发挥,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这些建议能否收到实效,还有待实践予以证明。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生物量转换因子法的我国森林碳储量区域差异分析 [J].
续珊珊 ;
姚顺波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 (03) :109-114
[2]   森林碳汇计量方法的研究 [J].
顾凯平 ;
张坤 ;
张丽霞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105-109
[3]   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国际竞争力研究 [J].
张寒 ;
聂影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 (04) :11-16
[4]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J].
方精云 ;
郭兆迪 ;
朴世龙 ;
陈安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804-812
[5]   黑龙江省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J].
郗婷婷 ;
李顺龙 .
林业经济问题, 2006, (06) :519-522+526
[6]   森林碳汇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J].
王清 ;
李青 ;
李静 ;
董秀春 ;
樊金会 .
山东林业科技, 2006, (06) :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