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被引:93
作者
郗婷婷
李顺龙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后京都时代; 固碳量; 碳汇潜力;
D O I
10.16832/j.cnki.1005-9709.2006.06.008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森林所具有的碳汇功能决定了林业生产在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分析“后京都时代”森林碳汇问题及黑龙江省森林碳汇特殊性的基础之上,结合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运用森林碳汇基本理论,提出了森林蓄积量扩展法,首次对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容量和碳汇潜力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现有森林碳汇储量为17.38亿t,碳汇潜力巨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19 / 522+526 +5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退耕还林工程与“三农”问题——以四川省为例 [J].
张国明 ;
袁卫国 ;
汪飞跃 .
绿色中国, 2005, (06) :20-22
[2]   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与碳交换机制的建立 [J].
陈根长 .
林业经济问题, 2005, (01) :1-6+38
[3]   陆地生态系统碳源与碳汇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J].
李玉强 ;
赵哈林 ;
陈银萍 .
生态学杂志, 2005, (01) :37-42
[4]   我国森林碳汇问题初探 [J].
李顺龙 ;
杜咏梅 ;
蒋敏元 .
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4, (07) :5-6
[5]  
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侯元兆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