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和2030年碳强度目标约束下中国碳排放权的省区分解

被引:45
作者
王勇 [1 ,2 ]
程瑜 [1 ]
杨光春 [1 ]
董莹 [1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2] 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碳排放权; 省区分配; 碳排放强度目标; 中国;
D O 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18.0339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建立了碳排放权省区分配模型,在中国2020年和2030年碳强度目标约束下,分阶段进行碳排放权的省区分配.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中国各地区碳排放权分配相差悬殊.碳排放权配额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碳排放量均处于全国前列的广东、江苏、内蒙古、山东和山西地区,配额最少的5个省份依次是安徽、吉林、甘肃、宁夏和贵州.同时,各地区面临不同的减排压力.山西、山东、辽宁和陕西在2016年初始节点的碳空间严重不足,需要承担较大的减排压力.而广东、江苏和上海等地减排压力相对乐观.2021~2030年,各省份的碳排放权分配与第1阶段分配结果大体一致,所有省份在2030年碳排放空间均有盈余.但是部分地区(如新疆、陕西、吉林、青海、甘肃、宁夏和贵州等)截至2030年碳排放剩余空间相对有限,按期完成减排目标仍然存在较大压力.考虑到各省区面临不同的减排任务和压力,制定差异化的减排政策并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扶持是保证中国减排目标顺利达成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3180 / 31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巴黎协定生效下的中国省际碳排放权分配研究 [J].
方恺 ;
张琦峰 ;
叶瑞克 ;
周云亨 .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8 (03) :1224-1234
[2]   影响山西省碳排放绩效的区域特征研究——基于熵值法的聚类分析 [J].
李科心 ;
张琬淑 ;
徐占军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7, (03) :39-44
[3]   差别责任视角下碳排放权区域分配方法研究 [J].
冯阳 ;
路正南 .
软科学, 2016, 30 (11) :122-126
[4]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中国碳排放分配预测研究 [J].
马海良 ;
张红艳 ;
吴凤平 .
软科学, 2016, 30 (10) :75-78
[5]   中国二氧化碳的边际减排成本与区域差异研究 [J].
陈德湖 ;
潘英超 ;
武春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10) :86-93
[6]   基于代际公平的碳排放权分配研究 [J].
王慧慧 ;
刘恒辰 ;
何霄嘉 ;
曾维华 .
中国环境科学, 2016, 36 (06) :1895-1904
[7]   弱关联性约束下中国试点省市碳排放权分配效率研究 [J].
王庆山 ;
李健 .
软科学, 2016, 30 (03) :81-84+107
[8]   中国碳交易市场CO2排放权地区间分配效率研究 [J].
傅京燕 ;
黄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2) :1-9
[9]   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及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J].
田中华 ;
杨泽亮 ;
蔡睿贤 .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 (06) :1885-1891
[10]   中国省际碳排放绩效及2020年减排目标分解 [J].
于潇 ;
孙猛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 (01) :57-6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