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侵权责任形式的解读——兼论绝对权请求权的立法模式

被引:13
作者
龚赛红
机构
[1]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请求权; 绝对权请求权; 侵权责任方式;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0.04.016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请求权是请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物权请求权、知识产权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属于绝对权请求权。我国法上侵权责任的概念,涵盖了大陆法系中的侵权责任和绝对权请求权两个概念。在绝对权受到侵害的不同时期或不同状态都应有相应的、有效的救济措施,对其集中规定更有利于绝对权的保护。绝对权侵权责任应适用无损害的无过错责任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我国绝对权救济模式的立法选择 [J].
丁海俊 ;
周玉辉 .
政法论丛, 2008, (03) :25-31
[2]   侵权责任本质论——兼论“绝对权请求权”之确立 [J].
曹险峰 .
当代法学, 2007, (04) :72-77
[3]   绝对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及其责任承担 [J].
王振雷 .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 (02) :55-57
[4]   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 [J].
马俊驹 ;
张翔 .
法学研究, 2004, (06) :46-57
[5]   绝对权请求权抑或侵权责任方式 [J].
崔建远 .
法学, 2002, (11) :40-43
[6]  
请求权基本理论研究[D]. 苑书涛.西南政法大学. 2005
[7]  
民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魏振瀛, 2007
[8]  
中国物权法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梁慧星主编, 1998
[9]  
侵权责任法制定过程中的二十个问题 .2 杨立新. 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428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