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的北京市区域经济差异

被引:86
作者
马晓熠
裴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空间自相关性;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城乡之间的较大尺度上的空间差异研究已经受到普遍的关注,但对经济发展迅猛的特大城市(如北京、重庆、上海等)内部贫富差距加大的现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种现象有可能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因此,正确认识特大城市内部的经济差异及演变趋势,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北京市18区/县的人均GDP作为评估标准,分析了北京市18区(县)在2001-2007年,即2008年奥运会筹备期间的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人均GDP的空间分布自2005年后开始有向负的空间自相关性发展的趋势,暗示北京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局部分异正在逐渐拉大,并显示由过去的南低北高的经济发展差异格局逐步转变为中心高周边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555 / 15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 [J].
仇方道 ;
朱传耿 ;
佟连军 ;
杨如树 .
地理科学, 2009, 29 (01) :56-63
[2]   长三角区域经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J].
唐建军 .
浙江统计, 2007, (09) :25-27
[3]   北京市居住郊区化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马清裕 ;
张文尝 .
地理研究, 2006, (01) :121-130+188
[4]   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J].
鲁凤 ;
徐建华 .
地理科学, 2005, (04) :19-25
[5]   基于ESDA-GIS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 [J].
马晓冬 ;
马荣华 ;
徐建刚 .
地理学报, 2004, (06) :1048-1057
[6]   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经济发展及空间差异研究 [J].
刘兆德 ;
谢红彬 ;
范宇 .
经济地理, 2003, (01) :23-27
[7]   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J].
陈斐 ;
杜道生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2, (04) :391-396
[8]   论区域经济差距的衡量指标与测度方法 [J].
赵建新 .
经济地理, 1998, (03) :20-24+29
[9]  
区域经济地理学[M]. 科学出版社 , 陈才著, 2001
[10]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enlargement process: an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1995–2000[J] . Cem Ertur,Wilfried Koch.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 200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