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DA-GIS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

被引:194
作者
马晓冬
马荣华
徐建刚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3]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南京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4] 徐州
[5] 南京
关键词
ESDA; 城镇群体; 空间结构; 空间自相关; 江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 [区域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1 ;
摘要
基于ESDA-GIS的空间分析框架,利用江苏省1346个小城镇的统计数据,对其城镇群体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统计数据进行了概括性因子分析,抽取的规模与经济因子值的频率分布都是偏态的,且两因子之间不存在规模-效益的正相关性。随后,对小城镇群体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由密度图显示:小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其密度由东南部的沿长江、环太湖地区向西和向北递减。通过空间自相关测度分析得出:小城镇的经济因子的空间分布具有正相关性,呈现出空间集聚的特征;规模因子的空间相关特征不明显。最后,将小城镇的局域空间自相关系数按县(市、区)行政单元进行聚类,利用方差图的结论修正聚类结果,得出江苏省小城镇经济发展类型分区:三区、一环(带)、一片,即苏北中部地区、苏中及宁镇区、苏锡常地区、苏北边缘环带、睢宁片区,对应的经济发展类型分别为:弥漫发展型、极核发展型、集群发展型、过渡发展型、持续贫困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048 / 105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形成基础及优化研究 [J].
陈修颖 ;
陆林 .
经济地理, 2004, (03) :326-329
[2]   基于插值的核函数构造 [J].
吴涛 ;
贺汉根 ;
贺明科 .
计算机学报, 2003, (08) :990-996
[3]   论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理论与方法 [J].
李德仁 ;
王树良 ;
李德毅 ;
王新洲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2, (03) :221-233
[4]   用ESDA技术从GIS数据库中发现知识 [J].
马荣华 ;
黄杏元 ;
朱传耿 .
遥感学报, 2002, (02) :102-107+162
[5]   中国省级人口增长率及其空间关联分析 [J].
吕安民 ;
李成名 ;
林宗坚 ;
史文中 .
地理学报, 2002, (02) :143-150
[6]   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 [J].
朱传耿 ;
顾朝林 ;
马荣华 ;
甄峰 ;
张伟 .
地理学报, 2001, (05) :548-559
[7]   地理信息空间分析的理论体系探讨 [J].
王劲峰 ;
李连发 ;
葛咏 ;
时陪中 ;
关元秀 ;
柏延臣 ;
王智勇 ;
HainingRobert .
地理学报, 2000, (01) :92-103
[8]   空间数据分析与空间模型 [J].
柏延臣 ;
李新 ;
冯学智 .
地理研究, 1999, (02) :74-79
[9]  
THE SOCIAL EQUITY OF URBAN SERVICE DISTRIBUTION: AN EXPLORATION OF PARK ACCESS IN PUEBLO, COLORADO, AND MACON, GEORGIA[J] . Emily Talen.Urban Geography . 199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