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研究综述

被引:24
作者
罗湖平
机构
[1] 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隐形市场; 土地市场; 显形化;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4.04.023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从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概念、表现形态、形成原因和防范治理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认为:土地隐形市场是在我国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下,各利益主体在土地产权权能流动过程中绕开现行土地法律法规擅自行动而形成的一切土地交换关系之和,通常是指当事人因利益驱使擅自改变原有土地用途或使用类型而形成的土地交易市场;国有土地隐形交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农用地隐形市场随着国家农地流转法律的修正完善而逐渐显形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以及农地非农化隐形市场普遍存在,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尤其活跃;夯实土地隐形市场研究基础,统筹谋划、积极实践,分层分类分阶段推进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最终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4 条
[1]   农村集体土地隐性市场的双重效应分析 [J].
常敏 .
现代经济探讨, 2013, (06) :68-72
[2]   第四轮圈地潮袭来 [J].
管清友 ;
郝大明 .
资本市场, 2013, (04) :92-97
[3]   深圳土地利用的僵局与困境 [J].
贺雪峰 .
中国老区建设, 2013, (02) :7-8
[4]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 [J].
陈锡文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1) :4-6+110
[5]   农村集体土地隐性市场分类及其现状特征 [J].
朱明芬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3, 29 (01) :28-35
[6]   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视角 [J].
朱一中 ;
曹裕 .
经济地理, 2012, 32 (10) :133-138
[8]   论土地性质与土地征收 [J].
贺雪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 (03) :1-7
[9]   地利共享是中国土地制度的核心 [J].
贺雪峰 ;
魏继华 .
学习与实践, 2012, (06) :80-83
[10]   缩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形交易市场的途径分析——基于利益主体博弈的角度 [J].
张振勇 .
生态经济, 2012, (01)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