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的“避风港”:重新思考中国网络视频平台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被引:23
作者
雷逸舟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避风港”原则; 网络视频平台; 间接侵权责任; 注意义务; 商业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主流观点认为"避风港"原则保护了网络视频平台,免除了平台对用户上传视频内容的主动审查义务,但也因此帮助平台进行著作权侵权。但如果我们回顾中国网络视频平台的发展历史会发现,中国法院对"应知"的认定相对宽泛,要求视频平台承担"合理限度"内的审查义务。对热播、知名的视频内容,应确保平台上不存在相应的侵权内容。这种法律解释在"避风港"原则被移植到我国前就存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避风港"原则的移植并未彻底改变。由于司法实践的这种倾向,网络视频平台负担了比较高的视频审核成本,最终不得不改变商业模式,从视频分享模式转向版权购买模式。这一历史过程揭示了法律责任设置对商业模式发展的中长期影响,应谨慎赋予平台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22]   “避风港规则”在视频分享网站版权侵权认定中的适用 [J].
胡开忠 .
法学, 2009, (12) :70-81
[23]   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知道标准判断问题研究 重新认识“红旗标准” [J].
江波 ;
张金平 .
法律适用, 2009, (12) :52-57
[24]  
“间接侵权”辨:从“百度、雅虎案”说开去.[J].杨明;.网络法律评论.2009, 00
[25]  
论通知删除制度——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批判性研究.[J].梁志文;.北大法律评论.2007, 01
[26]  
论美国的版权间接责任制度.[J].张金恩;.网络法律评论.2006, 00
[27]   NAPSTER案与文件共享技术的版权责任 [J].
刘家瑞 .
科技与法律, 2004, (04) :69-77+68
[28]   论中国版权间接责任制度的建立——兼论网络服务商责任制度的完善 [J].
刘家瑞 .
电子知识产权, 2004, (11) :23-29
[30]   网络服务商共同侵权制度之重塑 [J].
崔国斌 .
法学研究, 2013, 35 (04) :13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