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的“避风港”:重新思考中国网络视频平台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被引:23
作者
雷逸舟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避风港”原则; 网络视频平台; 间接侵权责任; 注意义务; 商业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主流观点认为"避风港"原则保护了网络视频平台,免除了平台对用户上传视频内容的主动审查义务,但也因此帮助平台进行著作权侵权。但如果我们回顾中国网络视频平台的发展历史会发现,中国法院对"应知"的认定相对宽泛,要求视频平台承担"合理限度"内的审查义务。对热播、知名的视频内容,应确保平台上不存在相应的侵权内容。这种法律解释在"避风港"原则被移植到我国前就存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避风港"原则的移植并未彻底改变。由于司法实践的这种倾向,网络视频平台负担了比较高的视频审核成本,最终不得不改变商业模式,从视频分享模式转向版权购买模式。这一历史过程揭示了法律责任设置对商业模式发展的中长期影响,应谨慎赋予平台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用户生成内容”之版权保护考 [J].
倪朱亮 .
知识产权, 2019, (01) :14-23
[2]   “屏蔽或变现”:一种著作权的再配置机制 [J].
黄炜杰 .
知识产权, 2019, (01) :35-44
[3]   论网络服务商版权内容过滤义务 [J].
崔国斌 .
中国法学, 2017, (02) :215-237
[5]   “非法兴起”:理解中国互联网演进的一个视角 [J].
胡凌 .
文化纵横, 2016, (05) :120-125
[6]   论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的过错形态 [J].
冯术杰 .
中国法学, 2016, (04) :179-197
[7]   数字版权语境下避风港规则与红旗原则的适用 [J].
林承铎 ;
安妮塔 .
电子知识产权, 2016, (07) :20-25
[8]   DMCA下的故意视而不见原则之证伪 [J].
王小夏 ;
张贤伟 .
知识产权, 2014, (11) :101-108
[9]   网络服务提供者连带责任的反思与重构 [J].
张凌寒 .
河北法学, 2014, 32 (06) :58-66
[10]   论网络侵权中的通知规则 [J].
王利明 .
北方法学, 2014, (02) :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