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污染事件的溢出效应:传染还是竞争?——基于哈药“污染门”的实证分析

被引:6
作者
汤泰劼
胡珺
宋献中
机构
[1]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溢出效应; 事件研究; 双重差分;
D O I
10.16292/j.cnki.issn1009-6345.2017.07.011
中图分类号
F426.72 [];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83305 ;
摘要
本文从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基于2011年6月5日中央电视台曝光的哈药集团的"环境污染门"事件,采用事件研究和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事件对肇事企业及其相关产业在资本市场产生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环境污染门"事件日后7天内哈药集团的股票累计异常收益率平均下降了11%,说明资本市场参与者对于环境污染的肇事企业进行了惩罚;受哈药集团"环境污染门"事件的影响,处于重污染行业企业的股票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显著降低了0.5%,表现为"传染效应";而医药类行业的其他企业却"因祸得福",平均股票累计异常收益率显著提高了1%,表现为"竞争效应"。本文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环境治理的分析性框架,拓展了企业环境污染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一损俱损:食品安全、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市场反应——以“塑化剂”事件为例 [J].
张俊 .
财经论丛, 2015, (07) :66-74
[2]   企业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及其市场效应——基于紫金矿业环境污染事件的案例研究 [J].
沈红波 ;
谢越 ;
陈峥嵘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1) :141-151
[3]   交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缺陷披露的市场反应——基于紫金矿业突发渗漏环保事故的案例研究 [J].
万寿义 ;
刘正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1) :62-69
[4]   媒体“轰动效应”:传导机制、经济后果与声誉惩戒——基于“霸王事件”的案例研究 [J].
熊艳 ;
李常青 ;
魏志华 .
管理世界, 2011, (10) :125-140
[5]   资本市场对公司社会责任事件的惩戒效应——基于富士康公司员工自杀事件的研究 [J].
肖红军 ;
张俊生 ;
曾亚敏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8) :118-128
[6]   企业慈善捐赠对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以“5·12”地震慈善捐赠为例 [J].
李敬强 ;
刘凤军 .
中国软科学, 2010, (06) :160-166
[7]   一损俱损还是因祸得福?——企业社会责任声誉溢出效应研究 [J].
费显政 ;
李陈微 ;
周舒华 .
管理世界, 2010, (04) :74-82+98
[8]   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的目标与理论基础——国外研究综述 [J].
沈洪涛 .
会计研究, 2010, (03) :86-92+97
[9]  
Dividend Omissions and Intraindustry Information Transfers[J] . Gary L.Caton,JeremyGoh,NinonKohers.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