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轰动效应”:传导机制、经济后果与声誉惩戒——基于“霸王事件”的案例研究

被引:131
作者
熊艳 [1 ]
李常青 [1 ]
魏志华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2]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轰动效应; 媒体治理; 传导机制; 经济后果; 声誉惩戒;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1.10.011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已有文献对媒体"轰动效应"鲜有关注,本文基于传播学视角对"霸王事件"进行案例分析,首次系统考察了媒体追逐"轰动效应"的传导机制、经济后果以及声誉惩戒,并为分析其在内地和香港市场中的影响差异提供证据。研究发现,媒体在信息传导过程中通过"有偏的放大机制"而非"中立的把关机制"的传导产生了"轰动效应";媒体追逐"轰动效应"给霸王集团及其在香港及内地的同行业者带来了短期内无法恢复的损失,而香港及内地投资者对"霸王事件"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媒体追逐"轰动效应"并未受到资本市场的声誉惩戒,需引起媒体本身、监管和立法当局以及投资者等各界审慎的思考。本文研究表明,媒体作为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渠道,不可否认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外部环境,但其出于自利目的制造"轰动效应"也会令资本市场乱象丛生。本文对媒体"双刃剑"功能的探讨,将有益于引导、规制媒体更好地服务于资本市场。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4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53 条
[1]   中国股市谣言研究:传谣、辟谣及其对股价的冲击 [J].
赵静梅 ;
何欣 ;
吴风云 .
管理世界, 2010, (11) :38-51
[2]   大众传媒对会计舞弊的监督:一项经验研究 [J].
柳木华 .
证券市场导报, 2010, (08) :43-50
[3]   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 [J].
李培功 ;
沈艺峰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14-27
[4]   对新闻打假者的困惑的辨析和反思 [J].
唐远清 .
新闻记者, 2009, (02) :34-37
[5]   利益输送、媒体监督与公司治理:五粮液案例研究 [J].
贺建刚 ;
魏明海 ;
刘峰 .
管理世界, 2008, (10) :141-150+164
[6]   媒体影响了投资者行为吗?——基于文献的一个思考 [J].
杨继东 .
金融研究, 2007, (11) :93-102
[7]   法律外制度的公司治理角色——一个文献综述 [J].
郑志刚 .
管理世界, 2007, (09) :136-147+159
[8]   香港这10年 [J].
赵灵敏 .
南风窗, 2007, (13) :35-37
[10]   从“媒体崇拜”到公信力危机 [J].
刘有才 .
青年记者, 2006, (23)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