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半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的时空耦合分析——以浙江省67县市为例

被引:16
作者
苑韶峰 [1 ,2 ]
朱从谋 [1 ,2 ]
杨丽霞 [3 ]
徐建春 [1 ,2 ]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中国土地与城市治理研究院
[2] 浙江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3] 浙江财经大学城乡规划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人口半城镇化; 产业非农化;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户籍制度改革; 空间自相关; 浙江省;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03.019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407 ; 1204 ; 020202 ;
摘要
通过改进人口半城镇化测算方法,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及耦合度模型,分析了浙江省人口半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的空间格局及耦合度,并对其耦合关系进行了时空分析和规律探讨。结果表明:①浙江省人口半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均呈增长趋势,人口半城镇化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产业非农化表现出相反的北高南低格局。②人口半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形成浙北低人口半城镇化—高产业非农化、浙西和浙南高人口半城镇化—低产业非农化的空间格局。③浙江省大部分县市人口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耦合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以上,无明显空间差异;人口半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以中度耦合和较高度耦合水平为主,2005—2014年间中度耦合县域逐渐转变成较高度耦合,在空间分布上出现明显空间差异。④相较于人口城镇化和产业非农化耦合度不断上升的特征,人口半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存在动态耦合关系,与人口城镇化水平呈倒"U"型分布,倒"U"型拐点在人口城镇化水平的55%左右,浙江省大部分县市处于倒"U"型分布的左侧阶段,人口半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的耦合发展可以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同时注意拐点右侧需结合产业升级、户籍制度改革等手段促进半城镇化人口市民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研究.[M].张占斌; 张青; 赵小平; 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
[12]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潘家华; 魏后凯;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3]  
区域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M].李南;李树茁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4]   半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类异化现象研究 [J].
何为 ;
黄贤金 .
城市规划学刊, 2012, (02) :24-32
[15]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我国新城区产业升级的困境与出路——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J].
程进 ;
曾刚 ;
方田红 .
经济地理, 2012, 32 (01) :46-50
[16]   现今中国区域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其经济地理阐释 [J].
樊杰 ;
洪辉 .
经济地理, 2012, 32 (01) :1-6
[17]   经济发达地区半城市化现象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J].
曹国华 ;
张培刚 .
规划师, 2010, 26 (04) :78-83
[18]   对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的实证分析 [J].
王春光 .
学习与探索, 2009, (05) :94-103
[19]   中国沿海欠发达地区半城市化特征与机制——以福建莆田为例 [J].
张敏 ;
甄峰 ;
张晓明 .
地理研究, 2008, (04) :927-937
[20]   试论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J].
郑艳婷 ;
刘盛和 ;
陈田 .
地理研究, 2003, (06) :760-76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