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被引:116
作者
郑艳婷
刘盛和
陈田
机构
[1] 香港大学地理系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香港
[4] 北京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判别指标体系; 东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 ,在外国资本涌入、大都市辐射与扩散、乡村工业化等多种动力的复合作用下 ,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位、禀赋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 ,普遍发育和形成了一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似城非城”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在广泛地辨识国内外相关概念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可以将其纳入“半城市化地区”的概念范畴内 ,并提出从结构、变化、景观和体制等 4个层面来构建半城市化地区的判别指标体系。本文还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从经济、产业、人口、就业、土地利用、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对半城市化地区的特征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剖析。
引用
收藏
页码:760 / 768+812 +8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城乡一体化探论 [J].
石忆邵 ;
何书金 .
城市规划, 1997, (05) :35-37
[2]   外资 :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 [J].
薛凤旋 ;
杨春 .
地理学报, 1997, (03) :3-16
[3]   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J].
薛凤旋,杨春 .
城市规划, 1995, (06) :21-27
[4]   城乡交错带名辩 [J].
陈佑启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1995, (01) :47-52
[5]   我国的二元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J].
魏冬伍 .
当代财经, 1994, (10) :27-31
[6]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 [J].
顾朝林 ;
陈田 ;
丁金宏 ;
虞蔚 .
地理学报, 1993, (04) :317-328
[7]  
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M]. 科学出版社 , 曾菊新著, 2001
[8]  
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胡序威等编著, 2000
[9]  
小城镇大问题[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课题组》编写,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