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振兴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动态演进

被引:22
作者
王青
刘亚男
机构
[1]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区差距; 共同富裕; 有效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302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基于2009—2019年30省面板数据构建中国乡村振兴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法、Kernel核密度估计,系统探究了中国乡村振兴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动态演进特征。研究表明:考察期内,全国及三大区域的乡村振兴水平显著提升。从平均水平来看,东部最大,中部居中,西部最小。从水平的增速来看,西部最大,中部居中,东部最小。总体差距、区域内和区域间差距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距,其次是区域内差距,最后是超变密度。从三大区域内的差距来看,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水平的地区差距最大,东部居中,中部最小。从其动态演进来看,全国及三大区域的乡村振兴区域差距逐渐变小,西部地区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提升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水平、缩小区域间差距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数字化推动乡村振兴的机制、路径与对策 [J].
赵德起 ;
丁义文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06) :112-120
[2]   西藏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J].
杨阿维 ;
李昕 ;
叶晓芳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03) :185-193
[3]   四省藏区乡村振兴与公共服务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研究 [J].
卢阳春 ;
石砥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1, 13 (04) :35-47+153
[4]   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佘茂艳 ;
王元地 .
统计与决策, 2021, 37 (13) :84-88
[5]   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改进及其实证研究 [J].
毛锦凰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9 (03) :47-58
[6]   基于改进熵值TOPSIS灰色关联度模型的青海省乡村振兴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J].
李刚 ;
李双元 ;
平建硕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21, (12) :115-123
[7]   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基于C-D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 [J].
熊正德 ;
顾晓青 ;
魏唯 .
湖南社会科学, 2021, (01) :63-71
[8]   从二元分割走向融合发展——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闫周府 ;
吴方卫 .
经济学家, 2019, (06) :90-103
[9]   为了乡村振兴而建设美丽书乡 [J].
郝文武 .
教育与经济, 2019, (02) :3-7
[10]   乡村建设与农村教育: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融合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 [J].
朱成晨 ;
闫广芬 ;
朱德全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 (02) :12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