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集聚研究进展

被引:21
作者
马延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林 长春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
[2]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
关键词
区域产业集聚; 区域发展; 研究进展;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5.02.016
中图分类号
F061.5 [区域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区域产业集聚研究是人文地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重要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发展要响应全球化,促进区域产业集聚形成,培育区域发展优势,提高竞争力,融入到全球生产网络。文章重点回顾了近10年来区域产业集聚的研究进展。区域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集中体现在新产业区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产业簇群理论、点-轴理论、公司地理论等方面。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区域产业集聚机制进行了研究,注重集聚经济、贸易与市场拉动、企业联系、知识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区域产业集聚研究是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响应,区域企业集群与推进企业的培育是区域产业集聚的关键。要不断调整区域产业集聚要素,以形成产业集聚的最佳状态和效果,要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产业集聚研究。既要培育合理的产业集聚,又要注重与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引用
收藏
页码:226 / 2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城市化响应研究 [J].
王荣成 ;
赵玲 .
地理科学, 2004, (05) :535-541
[2]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 [J].
杨青山 ;
李红英 ;
梅林 .
地理科学, 2004, (03) :314-319
[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春市产业空间结构特征及调控措施分析 [J].
谢景武 ;
娄晓黎 .
地理科学, 2004, (02) :150-156
[4]   东北地区夕阳产业地域划分及其振兴对策研究 [J].
王国霞 ;
佟连军 ;
李国平 ;
鲁奇 .
地理科学, 2003, (06) :649-655
[5]   基于区域集聚多动态联盟体系的产业集群模式 [J].
孙艳萍 ;
胡开顺 .
经济体制改革, 2003, (02) :49-51
[6]   新产业区的形成机制及其与传统空间组织理论的关系 [J].
田明 ;
樊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2) :186-194
[7]   老工业基地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的研究——以长春市为例 [J].
李宁 ;
丁四保 ;
谢景武 .
经济地理, 2003, (02) :233-237
[8]   论全球化与地区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被动嵌入 [J].
刘卫东 .
世界地理研究, 2003, (01) :1-9
[9]   全球商品链中的地方产业群——以东莞的“商圈”现象为例 [J].
童昕 ;
王缉慈 ;
不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3, (01) :36-39+49
[10]   沈阳浑南新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J].
沙波涛 ;
娄成武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02) :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