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夕阳产业地域划分及其振兴对策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国霞
佟连军
李国平
鲁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吉林长春,北京,北京
关键词
夕阳产业地域; 指标体系; 划分方法; 东北地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3.06.00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夕阳产业地域(OldIndustrialArea)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一种地域现象。在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夕阳产业地域形成的背景及其相关机制;根据夕阳产业地域特征,建立划分夕阳产业地域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划分方法,将东北地区34个城市经济区进行分类,得出抚顺、本溪、阜新、鸡西、鹤岗、双鸭山、大庆、伊春、七台河、辽源等10个夕阳产业地域;并根据夕阳产业地域形成的根本原因,从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结构调整两个方面提出夕阳产业地域振兴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649 / 6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保育与绿色社区建设 [J].
宋玉祥 .
地理科学, 2002, (06) :655-659
[2]   中国夕阳产业地域划分及其类型 [J].
李国平 ;
玄兆辉 ;
李方 .
地理学报, 2002, (04) :469-478
[3]   抚顺煤田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形态及结构演化研究 [J].
李国平 ;
张洋 .
地理科学, 2001, (06) :511-518
[4]   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的属性细分理论与应用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地理科学, 2001, (01) :7-11
[5]   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J].
刘世彦 ;
吴林江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1, (01) :29-33
[6]   阜新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J].
阜新市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战略规划课题组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03) :72-76
[7]   东北区煤矿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J].
蒋建权 ;
马延吉 ;
佟连军 .
地理科学, 2000, (03) :241-245
[8]   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及系统的发展——理念及方法探寻 [J].
杨敏华 .
经济地理, 1999, (04) :21-24+60
[9]   我国老工业基地的衰退与结构调整对策 [J].
向清成 .
兰州商学院学报, 1997, (04) :56-60
[10]   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J].
陈巍 ;
万文丽 ;
苗葳 ;
李诚固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4) :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