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区的形成机制及其与传统空间组织理论的关系

被引:15
作者
田明
樊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
关键词
新产业区; 形成机制; 空间组织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新产业区概念和特征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归纳了产业区发展的一般过程,并重点对新产业区的形成机制及所具有的优势进行了探讨。地方化产业群及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是新产业区成熟的标志,知识外溢、经济外部性导致的收益递增,以及基于密切的内部联系引来交易成本的降低使新产业区获得了强大的经济竞争优势,新产业区的空间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网络效应、创新效应和企业与地方文化的良好融合是经济竞争优势的根本。最后,对新产业区理论和传统的空间组织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二者的之间的异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高)科技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内涵及其创新战略重点 [J].
樊杰 ;
吕昕 ;
杨晓光 ;
田明 .
地理科学, 2002, (06) :641-648
[2]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 [J].
张文忠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1) :94-102
[3]   全球竞争与地方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构建——以温州为例 [J].
张晓平 ;
金凤君 ;
刘卫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4) :383-390
[4]   中国农村工业发展:一个综合区位分析框架 [J].
苗长虹 ;
樊杰 ;
张文忠 .
地理研究, 2002, (01) :125-133
[5]   中国西部开发战略创新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 [J].
樊杰 ;
曹忠祥 ;
张文忠 ;
许豫东 .
地理学报, 2001, (06) :711-721
[6]   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与地方化生产体系 [J].
贾根良 ;
张峰 .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09) :46-52
[7]   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根植性——兼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的发展 [J].
王缉慈 ;
王可 .
地理研究, 1999, (04) :357-362
[8]   网络环境:产业组织创新的崭新形式─—兼评我国企业“上规模”的认识误区 [J].
王缉慈 .
战略与管理, 1997, (03) :109-114
[9]  
经济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小建主编, 1999
[10]  
新增长理论[M]. 商务印书馆 , 朱勇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