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的过程研究──基于符号化的原真性视角

被引:64
作者
曾国军 [1 ]
刘梅 [1 ]
刘博 [2 ]
蔡晓梅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原真性; 符号化; 跨地方; 饮食地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971 [美食学];
学科分类号
0832 ;
摘要
全球化是去地方化,抑或在全新体系中定义新的地方性、凸显地方性,学术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论。伴随全球化进程,地方性饮食追逐人口流动跨地方扩展,这些跨地方饮食在保持文化原真性和适应本地顾客需求方面挣扎。如何保持原真性,保持何种原真性成为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地方性与跨地方、原真性与符号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基于饮食文化原真性的理论分析,揭示了"原真性的符号化"这一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的重要过程。与此同时,还阐述了在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过程中,原真性符号化的必然性及其循环过程,旨在为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同时也有利于理解地方性文化的跨地方传播、创新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366 / 23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跨地方对话与地方重构——从“炼狱”到“天堂”的石门坎 [J].
袁振杰 ;
朱竑 .
人文地理, 2013, 28 (02) :53-60
[2]   饮食地理与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 [J].
曾国军 ;
刘梅 .
旅游学刊, 2013, 28 (03) :9-11
[3]   全球化与地方性冲突背后的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基于广州的案例 [J].
曾国军 ;
孙树芝 ;
朱竑 ;
刘博 ;
蔡晓梅 .
地理科学, 2013, 33 (03) :291-298
[4]   回望“真实性”(authenticity)(下)——一个旅游研究的热点 [J].
赵红梅 ;
董培海 .
旅游学刊, 2012, 27 (05) :13-22
[5]   回望“真实性”(authenticity)(上)——一个旅游研究的热点 [J].
赵红梅 ;
李庆雷 .
旅游学刊, 2012, 27 (04) :11-20
[6]   情境主题餐厅员工地方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广州味道云南食府为例 [J].
蔡晓梅 ;
朱竑 ;
刘晨 .
地理学报, 2012, 67 (02) :239-252
[7]   浅析文本在地方性形成中的作用——对近年文化地理学核心刊物中相关文章的梳理 [J].
唐顺英 ;
周尚意 .
地理科学, 2011, 31 (10) :1159-1165
[8]   近10年国际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的发展及启示——基于《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论文的统计分析 [J].
朱竑 ;
陈宁宁 .
人文地理, 2011, 26 (05) :1-8
[9]   地方性形成机制的结构主义与人文主义分析——以798和M50两个艺术区在城市地方性塑造中的作用为例 [J].
周尚意 ;
杨鸿雁 ;
孔翔 .
地理研究, 2011, 30 (09) :1566-1576
[10]   全球化背景下酒吧的地方性与空间性——以广州为例 [J].
林耿 ;
王炼军 .
地理科学, 2011, 31 (07) :79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