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仲裁中的缔约国解释:式微与回归

被引:17
作者
李庆灵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国际投资条约; 国际投资仲裁; 条约解释权; 缔约国; 投资者—国家间仲裁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6.4 [国际投资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国际投资条约不仅创设了国际投资仲裁机制,还将条约解释权从主权国家转移到投资者—国家间仲裁庭的手中。由于现有的制约机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在投资仲裁实践中,仲裁庭的解释权在扩张,缔约国解释却走向式微。这会过度挤压东道国的施政空间。对此,缔约国可在缔约到争端解决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仲裁庭实施必要的制约。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国际投资法制框架下的缔约国解释研究 [J].
张生 .
现代法学, 2015, 37 (06) :163-172
[2]  
作为治理形式的国际投资仲裁:公平与公正待遇、比例原则与新兴的全球行政法[J]. 本尼迪克特·金斯伯里,斯蒂芬·希尔,李书健,袁屹峰.国际经济法学刊. 2011(02)
[3]   公平与公正待遇:真义之解读 [J].
徐崇利 .
法商研究, 2010, 27 (03) :59-68
[4]   法律解释:克制抑或能动 [J].
陈金钊 .
北方法学, 2010, 4 (01) :5-15
[5]   利益平衡与对外资间接征收的认定及补偿 [J].
徐崇利 .
环球法律评论, 2008, (06) :28-41
[6]   公平与公正待遇标准:国际投资法中的“帝王条款”? [J].
徐崇利 .
现代法学, 2008, (05) :123-134
[7]  
国际法[M]. 法律出版社 , (美) 赖斯曼, 2007
[8]  
中国-摩尔多瓦BIT .2 . 1992
[9]  
中国-罗马尼亚 .2 . 1994
[10]  
Appellate Body Report,United States–Measures concerning the importation, marketing and sale of tuna and tunaproducts .2 WT/DS381/AB/R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