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179
作者
刘耀彬 [1 ]
李仁东 [2 ]
张守忠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协调标准; 协调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时空规律,基于协同论的观点指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评判标准并构建了二者之间的协调度模型。模型分为功效函数、协调度函数和序参量体系,其中序参量的选取及其上下限的确定是模型能正确应用的关键。应用此模型,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该协调标准和模型意义明确、应用简单,能有效判别区域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的不同发展层次,对于协调区域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一定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经济发展中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比较研究 [J].
王金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5) :57-63
[2]   各态遍历假说及其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J].
杨多贵 ;
周志田 ;
陈劭锋 ;
王海燕 ;
不详 .
科学管理研究 , 2003, (05) :1-4+24
[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 [J].
黄金川 ;
方创琳 .
地理研究, 2003, (02) :211-220
[4]   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及动力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1) :8-12
[5]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J].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2) :44-55+206
[6]   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分析 [J].
曾珍香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1, (03) :18-21
[7]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模型研究 [J].
严登华 ;
何岩 ;
邓伟 ;
于振汉 ;
张平宇 .
环境与开发, 2000, (03) :5-7
[8]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模型——湖南长沙市的实证研究 [J].
王良健 .
中国管理科学, 2000, (02) :76-81
[9]   城市化与国民经济发展之关系的理论分析 [J].
梁进社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51-354
[10]   科技—经济系统协调模型研究 [J].
孟庆松 ;
韩文秀 ;
金锐 .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