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及动力分析

被引:41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机构
[1] 湖北大学商学院,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转型时期; 城市化; 动力因子;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1 [城镇的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收集各省区近20年有关城市化方面的资料,分析了我国在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平在时间变化上具有水平起点低,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在空间变化上存在着较大的东中西区际和省际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研究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动力因子,结果表明:工农业发展推拉因子、产业结构转换因子和出口替代外向因子是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三大主动力因子。但表现在东中西城市化发展的主作用力是不同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东部省区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经济外向化密切相关,其中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表现最为显著;中部省区城市化水平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分布、工农业发展水平相关性强;西部省区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发展水平最为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结构偏差 [J].
李文溥 ;
陈永杰 .
中国人口科学, 2001, (05) :10-18
[2]   山东省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 [J].
邵晓梅 ;
杨勤业 ;
张洪业 .
地理研究, 2001, (03) :298-306
[3]   长江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决定因素分析 [J].
朱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2) :166-172
[4]   21世纪中国城市化机制研究 [J].
宁登 .
城市规划汇刊, 2000, (03) :41-46+55
[5]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动力机制及发展前景 [J].
段杰 ;
李江 .
经济地理, 1999, (06) :79-83
[6]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多因素分析 [J].
曹广忠 ;
周一星 ;
杨玲 .
经济地理, 1999, (02) :32-38
[7]   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 [J].
崔功豪 ;
马润潮 .
地理学报, 1999, (02) :12-21
[8]   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 [J].
宁越敏 .
地理学报, 1998, (05) :88-95
[9]   论中国建制镇发展、地域差异及空间演化——兼与“中国反城市化论”者商榷 [J].
顾朝林 .
地理科学, 1995, (03) :208-216+297
[10]   我国城市化的省际差异 [J].
许学强 ;
叶嘉安 .
地理学报, 1986, (01) :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