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国民经济发展之关系的理论分析

被引:32
作者
梁进社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教育部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要素替代; 不变的增长份额; 正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0 [城市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关系在80 年代被建立,从理论上分析这个统计关系能加深对城市与经济发展之关系的理解。从经济学的要素替代和需求收入弹性原理概括了城市化的发展机制, 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都遵从它。并构造了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乡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的关系,它是普适的。如果假设城市、乡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分别引起的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总是占据了一个不变的份额,同时,城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乡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差与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那么, 就可以据此演绎出这个统计关系。第二个前提暗示了一个城乡发展差距的倒“U”字型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51 / 3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城市地理学.[M].许学强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高等经济地理学.[M].杨吾扬;梁进社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   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 [J].
周一星 .
人口与经济, 1982, (01) :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