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NP、NSE、S100β水平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李军
机构
[1] 山东省成武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阿替普酶; 老年; 脑利钠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D O I
10.19526/j.cnki.1005-8915.20190211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水平的影响。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该院神经内科住院部老年ACI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n=52)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联合治疗组(n=53)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参照中国卒中量表(China stroke scale,CSS)标准评价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BNP、S100β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测定血清NSE水平。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 2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8. 85%),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BNP、NSE和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以联合治疗组的增高幅度更明显,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以联合治疗组的增高幅度更明显,P <0. 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老年ACI患者的疗效满意,可有助于明显降低血清BNP、NSE、S100β值,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J].
翟羽佳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8, 31 (05) :380-381
[2]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S100B、同型半胱氨酸和血管生成素-1水平的影响 [J].
陈娟 .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8, 35 (06) :498-501
[3]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出血情况及安全性观察 [J].
梁丙振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 32 (01) :28-29
[4]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分析 [J].
张丽 ;
张学艳 ;
马艳 ;
张红霞 ;
苑聪聪 .
临床军医杂志, 2018, 46 (01) :84-85+87
[5]   血栓通联合丁苯酞对老年急性脑梗死血清中Fibulin-5、BDNF及S100B的影响 [J].
王晓宇 ;
朱彩花 ;
楼滟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 36 (01) :235-238
[6]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损伤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J].
周琴 ;
魏天星 ;
余飞 ;
佘华 ;
张津 .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 23 (17) :2438-2441
[7]   早期应用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J].
黄坤 ;
刘春霞 ;
李支援 .
中国临床研究, 2017, 30 (07) :898-902
[8]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应激因子的影响 [J].
褚洪高 ;
唐倩 ;
赵洋 .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7, 29 (06) :103-106
[9]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J].
谢江波 ;
张婷婷 ;
刘涛 .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7, 32 (03) :398-402
[10]   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ANG Ⅱ、Hcy、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 [J].
陶黎 ;
李花 .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 22 (21) :2609-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