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长春市就业结构的空间分异

被引:5
作者
陈春林
梅林
刘继生
韩阳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转型期; 就业结构; 空间特征; 长春市; 第五次人口普查;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1.05.011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在经济体制改革及产业空间重构初期,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以街道和乡镇为基本单位,运用因子生态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长春市这一老工业基地就业空间结构的特征。研究表明:①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长春市工、居分离现象并不明显;②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得到受教育水平、普通收入群体、外来人口比重、性别分化程度四个主要因子对2000年长春市就业空间结构影响较大;③运用聚类分析法将长春市划分为6大就业类型区:混合就业区、传统产业区、科技教育集中区、物流业集中区、以农业为主的远郊区、新兴产业集中区,并最终得出长春市就业结构的空间形态特征为:单核心、混合圈层式、综合扇形要素的空间结构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581 / 5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阶层化背景下的就业空间——以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为例 [J].
林耿 ;
王炼军 .
地理研究, 2010, 29 (06) :1069-1082
[2]   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2001——2004) [J].
曾海宏 ;
孟晓晨 ;
李贵才 .
人文地理, 2010, 25 (03) :34-40
[3]   基于城乡统筹的长春市城市形态优化研究 [J].
陈春林 ;
刘继生 ;
陈才 ;
韩阳 .
经济地理, 2010, 30 (05) :751-755
[4]   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城市社会空间的问题及治理 [J].
黄晓军 ;
李诚固 ;
黄馨 .
城市问题, 2010, (04) :2-6
[5]   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及其就业变化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J].
董丽晶 ;
张平宇 .
地理科学, 2008, (02) :162-168
[6]   1990年代以来沈阳市就业结构的空间分异 [J].
董丽晶 ;
张平宇 .
人文地理, 2008, (01) :32-37
[7]   城市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配合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孟繁瑜 ;
房文斌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7, (06) :87-94
[8]   中国就业的空间模式及区域划分 [J].
王振波 ;
朱传耿 .
地理学报, 2007, (02) :191-199
[9]   西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及其启示 [J].
冯健 .
城市规划, 2005, (08) :41-50
[10]  
城市产业生态化的经济研究[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宋涛,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