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2001——2004)

被引:27
作者
曾海宏 [1 ]
孟晓晨 [2 ]
李贵才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城市学院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就业空间结构; 行业结构; 深圳市;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0.03.014
中图分类号
F249.27 [地方劳动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基于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和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探讨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的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深圳市的就业空间结构存在就业密度下降、集聚程度不强、制造业占绝对地位、服务业郊区化等现象,而规划和市场是推动其演变的主要力量,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将呈现以下的演变趋势:(1)从"带状组团式"向"网状组团式"转变;(2)制造业转型导致就业规模缩减;(3)服务业郊区化促进中心外围组团发展;(4)高端服务业集聚进一步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办公与居住用地开发的空间结构研究——价格梯度、开发数量与开发区位 [J].
任荣荣 ;
郑思齐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3) :119-126
[2]   1990年代以来沈阳市就业结构的空间分异 [J].
董丽晶 ;
张平宇 .
人文地理, 2008, (01) :32-37
[3]   上海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均衡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分析 [J].
孙斌栋 ;
潘鑫 ;
宁越敏 .
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1) :77-82
[4]   20世纪90年代广州市从业人员的社会空间分异 [J].
魏立华 ;
丛艳国 ;
李志刚 ;
闫小培 .
地理学报, 2007, (04) :407-417
[5]   中国就业的空间模式及区域划分 [J].
王振波 ;
朱传耿 .
地理学报, 2007, (02) :191-199
[6]   广州城市居住-就业空间及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J].
周素红 ;
闫小培 .
城市规划, 2006, (05) :13-18+26
[7]   城市居住-就业空间特征及组织模式——以广州市为例 [J].
周素红 ;
闫小培 .
地理科学, 2005, (06) :6664-6670
[8]   西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及其启示 [J].
冯健 .
城市规划, 2005, (08) :41-50
[9]   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研究, 2003, (04) :465-483
[10]   论局域工业化的跨越模式──以深圳为例 [J].
胡军 ;
向吉英 .
学术研究, 2002, (03)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