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的范畴界定和民法保护模式

被引:67
作者
梅夏英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虚拟财产; 数据; 操作权限; 法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虚拟财产的范畴界定为虚拟财产理论和立法的核心问题。现有理论将虚拟财产当作物或权利,陷入了独立性判断的误区,虚拟财产依赖互联网技术系统且受代码控制,在客观上因缺乏独立性和特定性不能成为物权客体;虚拟财产的真实表现形式是二进制的电子数据,而非屏幕显示出的信息,它属于技术和工具范畴,并非信息本体;数据的工具性和代码操控性决定了法律对其直接调整的失灵,虚拟财产应作为数据"操作权限"这一新型法益类型进行范畴界定。虚拟财产应通过侵权法一般条款和相关账户安全保护法律的完善来获得民法上的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数据的法律属性及其民法定位 [J].
梅夏英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9) :164-183+209
[2]   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性质 [J].
张明楷 .
法学, 2015, (03) :12-25
[3]   虚拟财产继承的理论与立法问题 [J].
梅夏英 ;
许可 .
法学家, 2013, (06) :81-92+175
[4]   台湾地区现行刑法中有关“电磁记录”的条文变动 [J].
马斯文 .
林区教学, 2013, (12) :47-48
[5]   侵权责任一般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J].
张新宝 .
法律适用, 2012, (10) :28-32
[6]  
违法性在侵权法中的多重意涵及功能——以《德国民法典》823条的分析为依据[J]. 史光青.研究生法学. 2012 (03)
[7]   侵权法中权利与利益的区分方法 [J].
于飞 .
法学研究, 2011, 33 (04) :104-119
[8]  
代码2.0[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美) 勒赛格 (Lessig, 2009
[9]  
侵权行为法[M]. 法律出版社 , (德) 福克斯, 2006
[10]  
民法导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施瓦布,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