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法中权利与利益的区分方法

被引:198
作者
于飞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侵权法; 权利; 利益; 法教义学; 法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理论和实务界虽有不少在侵权法中建立权益区分保护体系的建议,但缺少对如何区分侵权法上的权利和利益的深入研究。德国民法学对侵权法上的权益区分提出了"归属效能"、"排除效能"和"社会典型公开性"三个教义学标准。归属效能的核心在于将确定的利益内容归属于特定主体;排除效能的核心在于主体得排除他人的一切非法干涉;社会典型公开性的核心在于使社会一般主体有识别利益客体的可能性,从而兼顾潜在加害人的行为自由。同时符合这三个标准的,为侵权法上的权利;反之即为利益。在受害人权益保护成为侵权法优先价值的背景下,以上法教义学标准遇到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障碍,应从法政策视角弥补法教义学解释力之不足。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侵权责任法》一般条款中的违法性判断要件 [J].
陈现杰 .
法律适用, 2010, (07) :10-14
[2]   《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益 [J].
葛云松 .
中国法学, 2010, (03) :37-51
[3]   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与一般侵权行为条款 [J].
葛云松 .
中外法学, 2009, 21 (05) :689-736
[4]   论民法法益本体及其制度化应用 [J].
关永红 ;
陈磊甲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6 (04) :17-22
[5]   侵权法一般条款的保护范围 [J].
王利明 .
法学家, 2009, (03) :19-31+156
[6]   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的区分及宪法对民法的影响 [J].
于飞 .
法学研究, 2008, 30 (05) :49-61
[7]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体系构建——以救济法为中心的思考 [J].
王利明 .
中国法学, 2008, (04) :3-15
[8]   民事法益的界定 [J].
李岩 .
当代法学, 2008, (03) :20-25
[9]   在权利与法益之间——对侵权行为客体的解读 [J].
曹险峰 .
当代法学, 2005, (05) :87-92
[10]   论埃塞俄比亚侵权行为法对中国侵权行为法的借鉴意义 [J].
杨立新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5)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