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领导小组的运作逻辑及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基于组织激励视角的分析

被引:103
作者
原超 [1 ]
李妮 [2 ]
机构
[1]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珠海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系
关键词
权威依赖; 政治官僚制; 组织激励; 委托-代理模型;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17.01.003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地方领导小组是如何运作的?小组机制是如何影响地方治理的?借鉴组织经济学的激励理论,结合在S区的田野观察,文章对地方领导小组的成立和运作逻辑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小组机制"作为一种亚正式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本质上是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设计和运行机制,改变原有弱激励机制,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地方政府的"实质权威"取代部门的"正式权威",从而对地方政府进行的强激励。同时,"小组机制"的广泛使用,将使得强激励失灵,出现地方领导小组的"政策空间"竞赛和地方治理的棘轮效应。本研究有助于增强对中国政治官僚制下的"治理机制"与地方治理的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7+155 +15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Bringing the market inside the firm? [J].
Baker, G ;
Gibbons, R ;
Murphy, KJ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91 (02) :212-218
[2]   弱排名激励的社会学分析——以环保部门为例 [J].
练宏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1) :82-99+205
[3]   非常规任务、官员注意力与中国地方议事协调小组治理机制——基于A省A市的研究(2002~2012) [J].
刘军强 ;
谢延会 .
政治学研究, 2015, (04) :84-97
[4]   再论行政发包制:对评论人的回应 [J].
周黎安 .
社会, 2014, 34 (06) :98-113
[5]   中国地方政府议事协调机构设立和运作逻辑研究 [J].
谢延会 ;
陈瑞莲 .
学术研究, 2014, (10) :50-55
[6]   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 [J].
周雪光 ;
练宏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5) :69-93+243
[7]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1, (10) :67-85
[8]   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 [J].
贺东航 ;
孔繁斌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5) :61-79+220
[9]   制度化与有效性的平衡——领导小组与政府部门协调机制研究 [J].
赖静萍 ;
刘晖 .
中国行政管理, 2011, (08) :22-26
[10]   锦标赛体制 [J].
周飞舟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3) :54-7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