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信息流的江苏省流空间网络结构研究

被引:58
作者
叶磊 [1 ,2 ]
段学军 [1 ]
欧向军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江苏师范大学
关键词
联系强度;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结构; 江苏省;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5.10.003
中图分类号
U113 [运输网];
学科分类号
08 ; 0823 ;
摘要
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之间的公路、普速列车、高铁(CRH)与信息网络数据,从流空间视角对江苏省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结果表明:1公路和普速铁路网络所展现的区域空间结构较为无序且影响范围有限,高铁网络则在大幅度拓展城市有效联系范围的同时凸显了发达地区的重要地位,而信息网络所反映的空间结构更加完整、有序与协调,代表了未来江苏省城市联系网络的发展方向;2在高铁与信息网络的冲击下,流空间视角下的江苏省省域空间结构研究显出了一些区别于传统认知的新特征与变化趋势,如跳跃性的与非相邻地区产生主要联系、"等级+网络"的变化趋势等;3基于交通信息流的江苏省流空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格局,区域联系线密度由"沪宁线"向"沿海线"逐级递减,空间结构指数的计算结果也基本支持这一论断;4以高铁与信息为代表的新要素流对江苏省省域空间格局网络化的效率与公平产生了积极与消极两种影响,前者体现在改善区际可达性促进区域发展,后者体现在核心城市的"虹吸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230 / 12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基于城市功能网络视角的城市联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J].
刘涛 ;
仝德 ;
李贵才 .
地理科学, 2015, 35 (03) :306-313
[2]   基于百度指数的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网络特征研究 [J].
熊丽芳 ;
甄峰 ;
王波 ;
席广亮 .
经济地理, 2013, 33 (07) :67-73
[3]   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对山东省91个县域的定量分析 [J].
程钰 ;
刘雷 ;
任建兰 ;
来逢波 .
地理科学, 2013, 33 (09) :1058-1065
[4]   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特征——以新浪微博为例 [J].
甄峰 ;
王波 ;
陈映雪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031-1043
[5]   基于空间联系的城市腹地范围划分——以江苏省为例 [J].
钟业喜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 2012, 32 (05) :536-543
[6]   基于分形的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演变研究 [J].
周彬学 ;
戴特奇 ;
梁进社 ;
张锦宗 .
地理科学, 2012, 32 (02) :156-161
[7]   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对湖北省79个县域的定量分析 [J].
刘传明 ;
曾菊新 .
地理研究, 2011, 30 (12) :2209-2221
[8]   海南省区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关系 [J].
黄晓燕 ;
曹小曙 ;
李涛 .
地理研究, 2011, 30 (06) :985-999
[9]   基于金融企业布局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研究 [J].
尹俊 ;
甄峰 ;
王春慧 .
经济地理, 2011, 31 (05) :754-759
[10]   京沪高铁对区域中心城市陆路可达性影响 [J].
蒋海兵 ;
徐建刚 ;
祁毅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287-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