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合伙协议构架与上市公司治理

被引:26
作者
郑志刚 [1 ]
李邈 [2 ]
金天 [1 ]
黄继承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有限合伙协议构架; 控制权安排; 专业化分工; 企业研发; 公司治理;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22.0103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近年来,通常用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有限合伙协议在中国资本市场被一些上市公司作为搭建公司治理的基础构架。利用2014~2019年在A股上市的公司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有限合伙协议构架(LP构架)如何实现基本的公司治理目的。本文的研究表明,LP构架形成了股东权利实施在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二者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创业企业家通过LP构架增强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和影响力。LP构架虽然在长期具有负外部性,但在上市后的短期内却减少了实际控制人“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LP构架帮助上市公司的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分担风险,共享收益,不仅提高了核心团队的稳定性,也鼓励了企业家承担更多风险,最终激励企业进行更多长期研发投入。LP构架因而成为分散股权时代和互联网浪潮下,具有创新导向的公司治理构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201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一致行动协议的控制权安排逻辑 [J].
郑志刚 ;
李邈 ;
李倩 ;
郭杰 .
世界经济, 2021, 44 (04) :201-224
[2]   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 [J].
周冬华 ;
黄佳 ;
赵玉洁 .
会计研究, 2019, (03) :63-70
[3]   高管精英治理模式能够提升企业绩效吗?——基于社会连带关系调节效应的研究 [J].
张祥建 ;
徐晋 ;
徐龙炳 .
经济研究, 2015, 50 (03) :100-114
[4]   盈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与资本结构—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 [J].
周艳菊 ;
邹飞 ;
王宗润 .
科研管理, 2014, 35 (01) :48-57
[5]   融资约束、政府支持与中国本土企业研发投入 [J].
康志勇 .
南开管理评论, 2013, 16 (05) :61-70
[6]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 [J].
余明桂 ;
李文贵 ;
潘红波 .
金融研究, 2013, (01) :149-163
[7]   社会关系、独立董事任命与董事会独立性 [J].
刘诚 ;
杨继东 ;
周斯洁 .
世界经济, 2012, 35 (12) :83-101
[8]   私募股权投资信托与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 [J].
李建华 ;
张立文 .
世界经济, 2007, (05) :74-84
[9]   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 [J].
叶康涛 ;
陆正飞 ;
张志华 .
经济研究, 2007, (04) :101-111
[10]   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与R&D支出 [J].
刘运国 ;
刘雯 .
管理世界, 2007, (01) :12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