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法冲突的社会情境——以《城管来了》为文本展开

被引:43
作者
陈柏峰 [1 ,2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2]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管; 执法冲突; 社会情境; 《城管来了》; 传媒;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3.06.003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在当下中国,城管的公共形象负面,几乎被等同于暴力执法、扰民、欺压弱势群体、腐败等。然而,从其体制形成来看,城管执法克服了多头执法体制的诸多弊端,大体上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从纪实作品《城管来了》来看,城管在食品安全、城市交通、市民人身财产安全、社区安宁等多方面均有着积极作用,执法冲突的发生有其结构性原因:执法矛盾向城管集中、政府行政决策风险向城管转移、执法受益者是"沉默的大多数"。《城管来了》反映的执法实践与传媒表达的大不相同,因为很多传媒将个别城管执法事件加以刻板印象化,掩盖了城管执法的积极面向,通过"污名"建构了负面的城管整体形象,并将暴力抗法摊贩的形象圆形化,将问题归结为抽象的体制问题。这无助于解决问题。传媒应当客观全面地报道城管执法的社会情境,帮助不同人群共享经验、凝聚共识、达致理解和弥合矛盾。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32+174 +174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吴英案”与微博知识分子的“党性” [J].
王维佳 ;
杨丽娟 .
开放时代, 2012, (05) :48-62
[2]   传媒监督权行使如何法治——从“宜黄事件”切入 [J].
陈柏峰 .
法学家, 2012, (01) :27-41+176
[5]   案件事实的人物建构——崔英杰案叙事分析 [J].
刘燕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9, 15 (02) :152-160
[6]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发展历程、实施情况与基本经验——城管执法体制改革12年回顾 [J].
江凌 ;
张水海 .
行政法学研究, 2008, (04) :13-18
[7]   城管追逐与摊贩抵抗:摊贩管理中的利益冲突与法律调整 [J].
何兵 .
中国法学, 2008, (05) :159-169
[9]   城管执法的问题与挑战——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调研报告 [J].
马怀德 ;
王柱国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6) :54-72
[10]  
城管来了.[M].随风打酱油; 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