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与农户经济激励效应
被引:29
作者:
赵文
程杰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经济激励;
非中性技术进步;
要素替代弹性;
食品短缺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2003年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反映的是食品短缺点的理论问题。劳动力流出农业后,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诱致了生产方式变化。随着农户非自有生产要素(机械、化肥等)投入增长加快,产出弹性提高,生产贡献变大,其对农户自有生产要素的替代弹性远大于1,因此在农业收益中的贡献份额上升;而农户自有生产要素(土地、劳动)的产出弹性和贡献份额下降。这导致农户在农产品价格上涨中分得的收益份额越来越小,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户务农的经济激励不断降低,农业增产乏力,价格累年循环上涨。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9
页数:1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