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产权、非农就业机会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

被引:287
作者
钟甫宁
纪月清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产权; 非农就业机会; 农户投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49.2 [中国]; F323.9 [农业资金、农业投资];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土地产权对农户农业投资的重要性似乎是一种共识。通过全面检验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地权的稳定性对农户农业投资总量并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对土地租赁总量也没有显著影响;如果没有非农就业机会,土地产权、土地买卖和租赁本身并不会扩大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并刺激农业投资。由于农户土地规模小、农业用地的价值低,即使改革土地产权和抵押制度,金融机构也不愿意接受农业用地作为贷款抵押物。本研究同时证实,土地经营收益不仅与贷款可获性一起对农户农业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自身影响农户的贷款可获性,因为土地经营收益是农户还款的重要保证。土地调整所表现的地权不稳定并不严重影响农户土地经营收益的稳定性,也不影响农户的贷款可获性。因此,现阶段进一步改革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促进作用不大,而增加非农就业机会才能真正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土地经营收益,从而促进农户的农业投资。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农地产权、农地价值与农地抵押融资——基于农村信贷员的调查研究 [J].
王兴稳 ;
纪月清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4) :71-75
[2]   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性与农民长期投资激励 [J].
许庆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5, (10) :59-69
[3]   中国的土地使用权和转移权:现状评价 [J].
Loren Brandt ;
李果 ;
黄季焜 ;
Scott Rozelle .
经济学(季刊), 2004, (03) :951-982
[4]   农地制度、地权稳定性与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理论与来自苏浙鲁的经验 [J].
田传浩 ;
贾生华 .
经济研究, 2004, (01) :112-119
[5]   博弈与均衡:农地金融制度绩效分析——贵州省湄潭县农地金融制度个案研究与一般政策结论 [J].
罗剑朝 ;
聂强 ;
张颖慧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3) :43-51+81
[7]   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 [J].
马晓河 ;
崔红志 .
管理世界, 2002, (11) :63-77
[8]   中国改革面临的深层问题——关于土地制度改革——杨小凯、江濡山谈话录 [J].
杨小凯 .
战略与管理, 2002, (05) :1-5
[9]   效率,抑或政治需要?——评《农村土地承包法》 [J].
姚洋 .
南风窗, 2002, (18) :40-41
[1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 [J].
钱忠好 .
管理世界, 2002, (06) :35-4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