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生态压力与生态效率测度与评价

被引:132
作者
史丹 [1 ]
王俊杰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压力; 生态效率; 要素替代;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6.05.001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绿色发展理念下,需要对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效率进行定量测度与评价。本文以人均生态盈亏来表征生态压力,以单位生态足迹的GDP产出来表征生态效率。经过测算,1991—2013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提高了144%,且处于生态赤字持续增加的状态。导致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持续增加的直接原因是CO2排放量的快速增长。截至2013年,中国生态足迹已经达到承载力的3.4倍,表明中国面临较大的生态压力。中国的生态效率持续提高,1991—2013年年均提高5.03%,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了其中约2/3,要素替代贡献了其余部分且有增加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受国际贸易的影响显著,而要素替代受产业结构和要素相对价格的影响显著。国际比较显示,中国的生态效率低于发展水平相当的"金砖五国"中的其他四国,也低于全球大部分国家。生态效率不仅与收入水平有关,也与产业结构等有关,中国有必要也有潜力提高生态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框架体系研究——以SEEA2012、SNA2008和国家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一种思路 [J].
胡文龙 ;
史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8) :1-9
[2]   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基于全球数据的实证分析 [J].
王俊杰 ;
史丹 ;
张成 .
经济管理, 2014, 36 (12) :13-23
[3]   中国区域碳生产率波动的因素分解 [J].
张成 ;
王建科 ;
史文悦 ;
李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10) :41-47
[4]   以内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 [J].
王俊杰 .
当代财经, 2014, (09) :5-17
[5]   从自然资源核算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 [J].
封志明 ;
杨艳昭 ;
李鹏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4, 29 (04) :449-456
[6]   中国进出口贸易内涵自然资本的生态足迹分析 [J].
李昭华 ;
傅伟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9) :5-18
[7]   中国的资本存量与投资效率 [J].
林仁文 ;
杨熠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30 (09) :72-88+121
[8]   资源税如何转向绿色生态型 [J].
史丹 .
时事报告, 2013, (07) :26-26
[9]   收入和价格对农户消费需求的影响——基于全国农村住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J].
张玉梅 ;
王东杰 ;
吴建寨 ;
喻闻 ;
李志强 .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13, 33 (01) :118-125
[10]   全要素生产率、投入替代与地区间的能源效率 [J].
孙广生 ;
黄祎 ;
田海峰 ;
王凤萍 .
经济研究, 2012, 47 (09) :99-112